博客年龄:17年10个月
访问:?
文章:807篇

个人描述

姓名:热河泉职业:教师年龄:不惑位置:承德个性介绍:澄湖一角见斯泉风动微漪静不喧好是百川凝冻日源头活水自涓涓

喜迎农村教育明媚的春天

2008-09-28 22:44 阅读(?)评论(0)

  喜迎农村教育明媚的春天

七九年我走进高考的大门,但成绩名落孙山,后因教育局整顿民师队伍,经考核我以全乡成绩第一的身份,在接近寒假时,去家乡村小学当了一名民办教师。村小学对我来说并不陌生:东西相对的12间房,五个年级占去了10间,乘下的两间截断成一间半办公室,半间厨房。一位四十多岁的公办教师是校负责人,还有我们四位民办教师。因我是男老师有“沙威”,所以领导让我接三年级乱班。

走进教室,黑压压40多人;教室后面垛满碗口粗、没锯断的取暖柴,棚顶灰尘被柴烟熏得左右摆动、摇摇欲坠。简陋的高腿桌子长条凳子桌面凸凹不平,学生写作业时不得不用课本书垫着写。窗上几块破碎的玻璃用纸条糊得一道道的,没玻璃的窗口糊上报纸遮挡风寒。有阳光的时候,阳光透过报纸缝隙斜射进来,教室光线尚可;一到下午或阴天时,教室就很昏暗。取暖用柴由学生均摊,由家长上山拾捡碗口粗细的半干劈柴送来,秤后戳在教室后面。用土坯盘的炉子怎么也有缝隙,劈柴冒出的青烟常常寻得大家直抹眼泪。为防炉桶、炉钩、炉盖丢失,放学前还要卸下来,由值日生送到离校最近的学生家里保存,第二天再由下一组值日生拿来安上,取暖季节,天天如此。我当时兼管学校会计,每学年中心校拨付办公费标准每班5元,取暖费每班5元。只能保证办公用纸、蓝红墨水、粉笔、墨汁费用,还要订阅《河北教育》、《承德群众报》。什么球类、器乐类,压根就没这笔钱买。每年开学初,负责人多次央求大队长,才能勉强派木匠来学校修理桌凳。

因我家在村是大族,学校本家弟妹辈、侄儿女辈的学生很多,我班就有十几个。第一天当老师,负责人就告诉我,不能给学生笑脸,不然学生“不听你的”,一言一行都要“像老师的样子”。我也秉承“严师出高徒”“不打不成材”的古训,在办公室有说有笑,一到教室或学生跟前就脸一绷,眉一皱,嘴一闭,不苟言笑。常有课上说话的、回头的、下座的,轻则班级罚站,重则办公室反省、写检查。对于打架斗殴严重违规的,班级检查;态度不好的,全校检查。有的调皮学生经不起这一番“折腾”,只好退学不念了。

讲课是一支粉笔,一块黑板,一本教材。比如语文课,从时代背景讲到课文题目,从段落大意讲到中心思想,从领读生字到领读生词,常常口若悬河。老师每节课都要在黑板上反反复复写字,不够写了,用板擦擦掉再写,一堂课下来,嘴里、头发上、衣服上沾满了一层白白的粉笔灰。学生呢,常常是抄写生字生词,段落大意、中心思想,然后就是组员到组长那里背诵课文,背写生字词,放学前由老师抽查,过不了关的“留学”,老师办公室备课,学生教室背书。学习不好的学生到了高年级,就渐渐失去了兴趣,过早地走出了校门。那时辍学率达到30%左右。

我当民办教师第一年每月国家给6元补助款,生产队给记10分工,第二年补助款长到12元。

八四年九月,我考入滦平师范学校,进行了系统的中师专业学习。八六年九月毕业后分配到周营子乡的一所联办中学,一年后调到西地乡中心校,当了一名专职会计,工资也一下子挣到了64元。

当时西地全乡23个行政村,23所小学,外加1所乡中1所国中。教职工队伍190多人,公办教师不到80人,其余全是民师和代课教师。教师没一人是专科学历,公办教师中还有一部分是速成班的简师或初师学历,民师有相当一部分是初中学历。比如白庙子中学当时教师13人,3个教学班,学生140多人,教师学历7人是中专, 3人是简师。只有3排砖土结构平房,没有院墙,没有篮球架,紧靠公路边,噪音不断。苦苦撑到89年并入西地中学。

西地乡毗邻承钢,交通便利,老百姓比较富裕,但当时全乡教育并不与之相匹配:随着国家实行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后,基础教育实行“地方负责、分级办学、分级管理”,“人民教育人民办,办好教育为人民”的观念深入人心。教育局实施“中小学布局调整、危房改造工程”。中心校校点由23个合并为11个,民办教师落实“关停并转”政策,一下子减少到23人,代课教师全部取消。等到97年民办教师全部自然减员转工,代课教师全部辞退,一大部分青年教师进入教育学院函授专本科学习。

实施“双基工程”,本着“上边补点儿,百姓集点儿,厂矿企业捐点儿”原则,按“普九”标准先后新建了吴营、下店子、冯营平房校舍,新建了八里庄、肖店、孙营、西地乡中教学楼。校舍也减少到8所。实施“远程教育工程”后,配齐了教学仪器、图书资料,更新了桌凳。从粉笔加黑板到幻灯片、录音机,再到实物投影仪、多媒体,30年来,越来越多的现代化教学设备开始走进学校,走进教室。

随着学校与有关单位一起“大手拉小手”、“结对帮扶”、“希望工程”、“两免一补”政策的实施,一些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也顺利地完成了学业。小学巩固率达100%,初中巩固率达97%以上。

教学工具的现代化给课堂教学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化。教师们惊喜地发现,以前需要到处托人寻找的教辅书,如今电脑上应有尽有;以前需要将备课内容全部书写到黑板上,如今不仅可以用电脑备课、制作漂亮形象的课件,并且随时可以在课堂上调出来为我使用。就是往教育局报送材料也用上了传真、邮箱,不知啥时油墨、蜡笔、蜡纸悄然退出了办公室。

孩子们课上有了更多的参与性、互动性;老师们授课内容更讲究生动、有趣,充分调动孩子们学习热情。如今,越来越多的教师课堂提出问题,然后师生一起探讨,共同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,学生的能力也在这一活动过程中得到了锻炼和提升。

前年回老家,当教师的堂兄告诉我:“咱村小学还有其他村的小学都规划到乡中心小学了,取而代之的是三层柏林顿(香港)希望小学教学楼”。

当了10年会计2年总务主任后,98年我改任教导主任。已经12年没进课堂了,一下子指导教学,心里委实没谱。校长鼓励说:“能当好总务主任就能当好教导主任”。下乡听课,我先听优秀教师课,然后请他们谈课堂教学目的、谈课堂呈现方式,然后对照教育理论静思默想。再用品悟到的见解指导教师。晚上回家,一天的工作像电影从头到尾播放。遗憾之处、精彩之举我都记下来。我还记录刊物中看到的教育名言、专家教授的精彩语录。我庆幸自己赶上了课改。我又连续函授了中文专科和本科,我主持省级心理课题研究,我看中外教育家专门书籍,多次让我外出培训,零距离与专家教授对话。理论与实践的撞击,思考与工作的对话,让我对农村教育有了点儿感悟。我也先后获得2个市级科研成果一等奖,获市级科研成果先进个人称号,获得了二等功奖励。

几年来,我先后在《小学德育》、《青年教师》、《班主任之友》等刊物上发表文章;我在《河北农民报》、《承德晚报》上发表散文、教育体会文章十几篇。

我的工资也由86年的64元,涨到现在的2630.5元,增长了89倍。住房也从无到有,到两居室。

时光荏苒,岁月匆匆。转眼间我已成班子中“老大哥”。看到“教学质量优胜单位”奖状,看到行风评比的超前名次,看到“市教科研先进单位”的牌匾,看到全体学生的快乐成长和全体教师的健康发展,一种成就感、满足感油然而生。

沧桑砥砺,春华秋实,30年沧海一粟,渐行渐远。看到我校教育事业所取得的可喜变化,欣喜迎来农村教育明媚的春天。

(注:本文是应好友之邀的“作业”。很仓促。)

 

  最后修改于 2008-09-29 09:58    阅读(?)评论(0)
 
表  情:
加载中...
 

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